❷指四方屏藩之国。《礼记·明堂位》:“四塞,世告至。”郑玄注:“四塞,谓夷服、镇服、蕃服,在四方为蔽塞者。” 另见sì sè 。
出处:语词卷 • S • sì • 四
词条 | 四塞 |
释义 | 四塞 四塞(sì sài) ❶指四面皆有天险,可作屏障。《史记·苏秦列传》:“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张守节正义:“东有黄河,有函谷、蒲津、龙门、合河等关;南有南山及武关、峣关;西有大陇山及陇山关、大震、乌兰等关;北有黄河南塞,是四塞之国也。” ❷指四方屏藩之国。《礼记·明堂位》:“四塞,世告至。”郑玄注:“四塞,谓夷服、镇服、蕃服,在四方为蔽塞者。” 另见sì sè 。 出处:语词卷 • S • sì • 四 四塞(sì sè) 遍布。《汉书·元后传》:“黄雾四塞终日。” 另见sì sài。 出处:语词卷 • S • sì • 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