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夷馆
释义
四夷馆
四夷馆  北魏时在洛阳所设以居四邻各国来归附者的馆舍。凡吴人来投者处金陵馆,北夷来附者处燕然馆,东夷来附者处扶桑馆,西夷来附者处崦嵫馆。见《洛阳伽蓝记》卷三。
出处:中国地理卷 • 古代中西交通 • 南北朝
四夷馆  ❶北魏于洛阳(今属河南)洛水桥南御道东作四馆,以处四方来附者,四馆皆因四方之地为名。金陵馆,处吴人来投者;燕然馆,处北夷来附者;扶桑馆,处东夷来附者;崦嵫馆,处西夷来附者。四馆统称为四夷馆。
  ❷官署名。又称四译馆。明、清掌译书事的机构。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分设蒙古、女直(女真)、西番(藏族)、西天(印度)、回回、百夷(傣族)、高昌(维吾尔族)、缅甸八馆。初隶翰林院,弘治四年(1491年)设太常寺卿、少卿各一人为主官,遂隶太常寺。设译学生、通事,翻译语言文字。后增置八百馆、暹罗馆。仅设少卿一人。清顺治元年(1644年)沿置,隶翰林院,以太常寺少卿为主官。分设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八百、暹罗八馆,设序班二十人,朝鲜通事官六人。乾隆十三年(1748年)省入礼部,更名会同四译馆。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四夷馆  ⑴ 北魏时在都城洛阳所设以居四邻各国来归附者的馆舍。凡吴人来投者处金陵馆,北夷来附者处燕然馆,东夷来附者处扶桑馆,西夷来附者处崦嵫馆。见《洛阳伽蓝记》卷三。  ⑵ 明永乐五年(1407年)所设翻译少数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详“四译馆”。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史 • 一般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