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S • sì • 四
词条 | 四端 |
释义 | 四端 四端(sì duān) 孟子用语。指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开端、萌芽。《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认为仁义礼智四端和四肢一样,是人生来就有的。 出处:语词卷 • S • sì • 四 四端 孟子的教育用语。指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端绪、萌芽。认为仁义礼智四端如同四肢一样,是人生来就有的。如懂得扩充,将如火之燎原,泉之喷涌,可保天下,否则连侍奉父母也做不到。《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学说、概念、术语 四端 孟子用语。指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端绪、萌芽。《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认为仁义礼智四端和四肢一样,是人生来就有的。 出处:哲学卷 • 伦 理 学 • 中国伦理思想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