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兵赋。古按田赋所出的军用人力物力。《左传·隐公四年》:“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洪亮吉《左传诂》引服虔云:“赋,兵也。以田赋出兵,故谓之赋。”
❸征税。如:赋以重税。
❹通“敷”。颁行;陈述。《诗·大雅·烝民》:“明命使赋。”《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赋纳以言。”《书·舜典》作“敷奏以言”。孔传:“敷,陈;奏,进也。”
❺授;给予。如:赋予;天赋人权。《汉书·哀帝纪》:“田非冢茔,皆以赋贫民。”又特指生成的资质。如:天赋;禀赋。
❻分析《诗经》的术语,与风、雅、颂、比、兴合称“六义”。
❼文体名。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汉书·艺文志》则说:“不歌而诵谓之赋。”据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此说出于刘向。最早以《赋》名篇的一般认为是战国荀卿的《赋篇》。到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节,兼具诗歌与散文的性质,在当时颇为盛行。以后或向骈文方向发展,或进一步散文化。接近于散文的为“文赋”,接近于骈文的为“骈赋”、“律赋”。
❽不歌而诵。《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苏轼《前赤壁赋》:“横槊赋诗。”后多称作诗为赋诗。
出处:语词卷 • F • fù • 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