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P • pán • 盘
词条 | 盘古 |
释义 | 盘古 盘古(pán ɡǔ) 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开天辟地者。见《太平御览》卷二引徐整《三五历纪》。 出处:语词卷 • P • pán • 盘 盘古 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之神。三国吴太常卿(专管祭祀神祇的官)徐整著《三五历记》,说最初的天地混沌像个鸡蛋,盘古诞生了。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开辟。清澈的阳气成为天,混浊的阴气成了地。盘古在其中,一天有九个变化。他是天上的神,地上的圣人。天每天增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也每天长高一丈。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达到了高的极限,地达到了厚的极限,盘古也达到了高的极限。以后才有三皇和五帝。所以天和地相距九万里。据徐整所著的《帝王五运历年纪》说,盘古是古代的君主,龙首蛇身。他睁眼是白天,闭眼是黑夜。死后,头化为四岳,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血液化为江海,毛发化为草木。他身上的小虫子,碰到风,变化成天下的百姓。秦汉以来,盘古的故事广泛流传,特别流行于东南和岭南地区。岭南曾出现过盘古墓,方圆三百余里,据说是后人追葬盘古魂灵的地方。桂林也曾建有盘古氏庙。 出处:宗教卷 • 古代宗教 • 古代中国宗教 • 神 话 盘古 神话中的开辟神。最早流传于中国南方地区。三国时吴人徐整最先在《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纪》(均已佚)中记录了有关盘古的神话,部分佚文见《艺文类聚》卷一:“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徐整还记录了民间传说的关于盘古“垂死化身”的神话,表明人类和世界万物的生成都与盘古有关。南朝梁任昉在《述异记》中除记录盘古事迹外,又云“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然则生物始于盘古。”盘古神话在中国神话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至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仍流传着大量盘古型神话,并将盘古视为开辟神。 出处:中国文学卷 • 民间文学 • 神 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