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管理学卷 • 管理学史 • 人 物
词条 | 欧文 |
释义 | 欧文 欧文(Robert 出处:管理学卷 • 管理学史 • 人 物 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教育改革家。出身手工业者家庭。1816年,在其经营的新拉纳克工厂为英国工人阶级开办第一所幼儿学校,希图通过人性的改造达到社会改良。1825—1828年在美国创办新协和村,失败后回国继续工会与劳动公社的尝试。主张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但不主张工人政治斗争,认为依靠知识的传播可消除社会矛盾。后期更注意天生素质的差异对性格形成的影响,提出人是其机体及自然与社会形成的条件的必然产物。主张教育平等与儿童公育,提倡通过教学与工业生产劳动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著有《新社会观》、《新道德世界》等。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人物 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早年当店员。1800—1825年在苏格兰办工厂, 以慈善家身份关心工人工作和福利条件,为10岁以下儿童开设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并为从事生产的少年建立夜校。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从接触生产实践和自然获得知识。1825—1828年在美国试办共产主义新村——新协和村,晚年还明确提出共产主义的主张。但是他把希望寄托在仁慈的统治者身上,以为靠知识的传播就可消除社会矛盾。1834年英国各工会联合成立全国总工会联合会,他任主席,是合作社运动的创始人,也是英国职工会最早的组织者之一。但不赞成宪章运动,不主张工人进行政治斗争。主要著作有《新社会观》、《人类意识和实践的革命,或从非理性到理性的未来的过渡》、《论全新的社会状况》等。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 • 英国近代史 欧文(Robert Owen ,1771—1858)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出生于手工业者家庭,当过学徒、店员、厂长。1825 — 1828年在美国创办新协和村,作为实现他政治理想的示范,结果失败。1829年回国,被逐出上流社会。1832年试办“全国劳动产品公平交换商场”,用劳动券交换商品,以避免商人的中间剥削,试验又失败。后在工人中组织生产合作社与工会,是合作社运动的创始人,也是英国职工会最早的组织者之一。主张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但不主张工人进行政治斗争,把希望寄托在仁慈的统治者身上,以为靠知识的传播就可消除社会矛盾。提倡教学与工业生产劳动相结合。主要著作有《新社会观》《新道德世界书》等。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近代哲学 • 人 物 • 英 国 欧文(Henry Irving,1838—1905) 英国演员、导演。曾主持伦敦兰心剧院。以扮演莎士比亚剧作中的哈姆莱特、奥赛罗和麦克白等角色著称。后被授予爵士称号。著有《表演的艺术》。 欧 文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外国戏剧 • 欧 洲 • 英 国 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出身于手工业者家庭,当过学徒、店员、厂长。1825—1828年在美国创办新协和村,作为实现他政治理想的示范,结果失败。1829年回国,被逐出上流社会。1832年试办“全国劳动产品公平交换商场”,用劳动券交换商品,以避免商人的中间剥削,试验又失败。后在工人中组织生产合作社与工会,是合作社运动的创始人,也是英国职工工会最早的组织者之一。主张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但不主张工人进行政治斗争,把希望寄托在仁慈的统治者身上,以为靠知识的传播就可消除社会矛盾。提倡教学与工业生产劳动相结合。主要著作有《新社会观》、《新道德世界书》等。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外国政治家、政治思想家及学者 • 英 国 欧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 美国作家。曾任律师,后任美国驻伦敦使馆秘书和驻西班牙公使。一生著述丰富。作品构思精致,文笔清新优雅,自然流畅,时有温和的幽默。早期散文作品《纽约外史》,以讽刺笔法批评殖民统治,对印第安人表示同情。《见闻札记》汇集了他的散文和短篇小说,其中短篇小说《威斯敏斯特教堂》《瑞普·凡·温克尔》和《睡谷的传说》广受读者喜爱。其他作品有随笔《阿尔罕伯拉》、散文小说集《布雷斯布里奇田庄》和《克莱扬杂集》等。晚年致力于历史和传记写作,重要作品有《哥伦布生平与航海史》《哥德斯密传》和《华盛顿传》(5卷)。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美 国 欧文(Wilfred Owen,1893—1918) 英国诗人。1910年入伦敦大学,因家贫辍学,充当牧师助手。1915年志愿入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前一周阵亡。早年即有诗才,创作模仿济慈,艺术上有唯美倾向。参战后所作诗歌愤怒谴责导致生灵涂炭的残酷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受害者。构思和形象奇特,有对战争的辛辣讽刺又有对士兵的怜悯之情。著名诗篇有《炮灰青年的圣歌》《徒劳》《武器与男孩》等。其《诗集》死后由萨松整理出版。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英 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