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西周设于王城及诸侯国都的学校。据《礼记》、《大戴记》及《周礼》,西周国学盖由前代学制发展而成,分小学和大学。小学在王宫南之左,大学在郊。教育内容为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小学以书、数为主,大学以礼、乐、射、御为主。大学有“东序”、“瞽宗”、“成均”、“上庠”、“太学”等名称;又有总名:天子所设者曰“辟雍”,诸侯所设者曰“█宫”。后世国学为京师官学的通称,尤指太学和国子学。
出处:语词卷 • G • ɡuó • 国
词条 | 国学 |
释义 | 国学 国学(ɡuó xué) ❶犹言国故,指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如:弘扬国学。 ❷西周设于王城及诸侯国都的学校。据《礼记》、《大戴记》及《周礼》,西周国学盖由前代学制发展而成,分小学和大学。小学在王宫南之左,大学在郊。教育内容为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小学以书、数为主,大学以礼、乐、射、御为主。大学有“东序”、“瞽宗”、“成均”、“上庠”、“太学”等名称;又有总名:天子所设者曰“辟雍”,诸侯所设者曰“█宫”。后世国学为京师官学的通称,尤指太学和国子学。 出处:语词卷 • G • ɡuó • 国 国学 与“乡学”相对。西周设于王城及诸侯国都的学校。据《礼记》、《大戴记》及《周礼》,西周国学盖由前代学制发展而成,分小学和大学。小学在王宫南之左,大学在郊。教育内容为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小学以书、数为主,大学以礼、乐、射、御为主。大学有“东序”、“瞽宗”、“成均”、“上庠”、“太学”等名称;又有总名:天子所设者曰“辟雍”,诸侯所设者曰“泮宫”。学生主要是贵族子弟,亦有从庶民中挑选出来的“国之俊秀”。入学年龄,记载不一,通常为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后世国学为京师官学的通称,尤指太学和国子学。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学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