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教 义
词条 | 相即 |
释义 | 相即 相即 佛教教义名词。华严宗表示“法界缘起”的概念。用以说明不同性质的现象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成为同一体的关系:甲即是乙,乙即是甲。《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用“自、他”,“有、空”来说明“相即”的含义。认为在“诸缘起法”中,“他物”作为形成某物“自体”的条件而存在,就“自体”言,“他物”已失去独立的自性;“自体”是“有”,“他物”为“空”。此谓“自”即是“他”。反之,离开“他物”,“自体”即不能成立,故就“他物”言,“自体”属于“空”,此谓“他”即是“自”。双方可互废自己而同一于对方,谓之“相即”。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教 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