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机构、组织 • 组织
词条 | 新军 |
释义 | 新军 新军 清末仿照西方国家军制编练的新式陆军。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袁世凯以胡燏棻在天津小站训练的“定武军”为基础,扩编为新建陆军;张之洞也在署两江总督任内编练“自强军”,是为新军之始。《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以倡办“新政”名义,在中央设练兵处,各省设督练公所,改编军队。1905年又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三十六镇,每镇包括步、马、炮、工程、辎重等兵种,额设官兵12512人。至1911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前夕,全国编成十四个镇、十八个混成协、四个标和一支禁卫军。清政府以北洋新军为中央军,各省新军为地方军,借以巩固垂危的统治。但在革命党人的积极活动下,各省新军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倾向革命者日多,成为武昌起义和各省光复的重要力量。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机构、组织 • 组织 新军 清末按照西方国家军制编练的新式陆军。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袁世凯以胡燏棻在天津小站训练的“定武军”为基础,扩编为“新建陆军”;张之洞也在两江总督任内编练“自强军”,是为新军之始。《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以倡办“新政”名义,在中央设练兵处,各省设督练公所,改编军队。1905年又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每镇包括步、马、炮、工程、辎重等兵种,额设官兵12 512人。至1911年(宣统三年),全国编成14个镇、18个混成协、4个标和1支禁卫军,总兵力约20万人。清政府以北洋新军为中央军,各省新军为地方军。但在革命党人的积极活动下,各省新军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倾向革命者日多,成为武昌起义和各省光复的重要力量。 出处:军事卷 • 中国历史上的军事著作 • 军队和武职名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