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历史唯物主义
词条 | 趋同论 |
释义 | 趋同论 趋同论 现代西方一种试图证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彼此接近的理论。来自拉丁文convergo,意为“接合”和“会合”。源于生物学“趋同进化论理论”。1961年荷兰经济学家廷伯根(Jan Tinbergan,1903—1994)在《共产党经济社会和自由经济社会是否表现出趋同的特点?》一文和以后与其他学者合著的《东西方经济制度的趋同》一书中,对趋同论思想作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正在产生一种脱离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自由经济这两极对立面的运动,使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制度相互接近,并把这两种制度的长处和优点结合起来,综合产生某种“混合性的社会”。以后美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学者,对趋同论又陆续作出进一步的发挥。如有的认为随着新科学技术革命,“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差别会消失”,从而“在全部基本点上趋同”。趋同论夸大了现时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相对的同一性,抹煞了两种制度之间根本的区别。 出处:哲学卷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历史唯物主义 趋同论 亦称“辐合论”。西方社会学理论。源于生物学中的“趋同进化理论”。认为随着现代大工业的兴起和普及,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及其政治结构、经济模式、文化制度、生活方式等,沿着工业化、自动化、科层化、城市化、世俗化的相同变迁历程产生“趋同”现象,形成相同的社会结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社会学家贝尔(Daniel Bell,1919— )等。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史 • 理论 术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