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图谶
释义
图谶
图谶tú chèn  即谶书。是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隐语或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后汉书·光武帝纪》:“李通等,以图谶说光武云:‘刘氏复起,李氏为辅。’”李贤注:“图,河图也;谶,符命之书。谶,验也。言为王者受命之征验也。”参见“谶纬”。
出处:语词卷 • T • tú • 图
图谶  流行于两汉的神学迷信,具有政治预言的性质。谶,又称“符命”和“符谶”,是巫师和方士制作的“诡为隐语,预言吉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宗教迷信。秦始皇时出现的“亡秦者,胡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就是一种谶。这类政治预言往往有图文,所以又称图谶。纬相对于经而言,是巫师和方士用图谶的观点对儒家经典进行引申,解释和比附。如《易经》有《易纬》等。因经文不能随意改动,讲纬的人便假托天意言灾异祯祥。纬书也有一些谶语,后来便把谶与纬混为一谈,通称谶纬。流行于西汉后期,东汉时达到极盛。王莽“改制”、光武“中兴”,都曾制作、利用谶纬作为统治合法性的依据。建武中元元年(56年),刘秀以皇帝名义,“宣布图谶于天下”(《后汉书·光武帝纪》),自此被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王充、张衡对它作过批判。东汉末年逐渐衰败。南朝刘宋时始禁图谶,到隋朝禁得更厉害。但王朝更迭时,仍不时有人用之作为膺受天命的根据。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图谶  亦称“谶书”。是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隐语或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后汉书·光武帝纪》:“宛人李通等,以图谶说光武云:‘刘氏复起,李氏为辅。’”李贤注:“图,河图也;谶,符命之书。谶,验也。言为王者受命之征验也。”参见“谶纬”。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术 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