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通“歧”。分歧。《诗·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毛传:“跂,隅貌。”孔颖达疏:“孙毓云:‘织女三星,跂然如隅。’然则三星鼎足而成三角,望之跂然,故曰隅貌。”
❸通“蚑”。虫爬行貌。见“跂行”、“跂跂”。 另见qǐ,qì。
出处:语词卷 • Q • qí • 跂
词条 | 跂 |
释义 | 跂 跂(qí) ❶多出的脚趾。《庄子·骈拇》:“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 ❷通“歧”。分歧。《诗·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毛传:“跂,隅貌。”孔颖达疏:“孙毓云:‘织女三星,跂然如隅。’然则三星鼎足而成三角,望之跂然,故曰隅貌。” ❸通“蚑”。虫爬行貌。见“跂行”、“跂跂”。 另见qǐ,qì。 出处:语词卷 • Q • qí • 跂 跂(qǐ) 通“企”。踮起脚跟。《史记·高祖本纪》:“日夜跂而望归。”《汉书·高帝纪》“跂”作“企”。见“跂踵”、“跂望”。 另见qí,qì。 出处:语词卷 • Q • qǐ • 跂 跂(qì) 见“跂坐”。 另见qí,qǐ。 出处:语词卷 • Q • qì • 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