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土司制度
释义
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  南宋、元、明、清各王朝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制度。元以前,各封建王朝就已采取“以土官治土民”,即封赠边疆各族首领官爵以统治本族人民的办法。元朝授各族首领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招讨使、长官等官职,又在各族聚居的府、州、县设立土官。明朝多以原官授职,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官隶兵部,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官隶吏部,皆世袭其职,给予符印,并确立承袭、等级、考核、贡赋、征发等制度。土司除对中央政权负担规定的贡赋和征发以外,在辖区内保存传统的统治机构和权力。明、清两代曾在部分地区进行改土归流。民国时期,部分地区土司制度仍然存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主改革,土司制度已彻底废除。
出处:中国地理卷 • 历史地理 • 一般名词
土司制度  南宋、元、明、清各朝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制度。元以前,各封建王朝就已采取“以土官治土民”,即封赠边疆各族首领官爵以统治本族人民的办法。元授各族首领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招讨使、长官等官职,又在各族聚居的府、州、县设立土官。明多以原官授职,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武官隶兵部,又设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文官隶吏部,皆世袭其职,给予符印,并确立了承袭、等级、考核、贡赋、征发等制度。土司除对中央政权负担规定的贡赋和征发以外,在辖区内保存传统的统治机构和权力。明、清曾在部分地区进行改土归流。民国时期,部分地区土司制度仍然存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主改革,土司制度已彻底废除。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史 • 一般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