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心理卷 • 工业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词条 | Z理论 |
释义 | Z理论 Z理论(theory Z) 西方行为科学中有别于X理论和Y理论的管理理论。日裔美国人威廉·大内(William G. Ouchi,1943— )于1981年提出。大内在研究美国、日本企业管理方式异同点的基础上,提出兼有美、日企业管理方式中积极方面的管理方法。认为企业管理者与职工的利益可以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以融为一体。主要内容包括:(1) 企业对职工采取长期(但不是终身)雇佣政策;(2) 上下结合制定决策,鼓励职工参与管理;(3) 实行个人负责制,进行创造性管理;(4) 管理者应全面关心职工,建立融洽的关系;(5) 对职工进行全面知识和技术培训;(6) 对职工给予长期全面的考核和评价,采取稳步提升制度;(7) 正规的检测手段和不正规的控制机制等。由此得以在企业中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取得管理者与职工在目标和利益上的一致。 出处:心理卷 • 工业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Z理论 美籍日裔学者大内(William 出处:管理学卷 • 管理学史 • 著 作 Z理论 西方行为科学中有别于X理论和Y理论的一种管理理论。日裔美籍大内(William Ouchi,1943— )于1981年提出。他在研究美、日企业管理方式异同点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管理者与职工的利益可以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以融为一体。他将兼有美、日企业管理方式中积极方面的管理方法称为Z理论。主要内容包括:(1) 企业对职工采取长期(但不是终身)雇佣政策;(2) 上下结合制定决策,鼓励职工参与管理;(3) 实行个人负责制,进行创造性管理;(4) 管理者应全面关心职工,建立融洽的关系; (5) 对职工进行全面的知识和技术培训;(6) 对职工给予长期全面的考核和评价,采取稳步提升制度;(7) 正规的检测手段和不正规的控制机制等。由此得以在企业中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取得管理者与职工在目标和利益上的一致。 出处:经济卷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 • 领导理论 Z理论 现代管理科学中主张以信任、微妙性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性为基础的管理理论。日裔美国人大内(W. G. Ouchi,1943— )于1981年提出。他在研究美国、日本企业管理方式异同点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管理者与职工的利益可以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以融为一体,并将兼有美、日企业管理方式中积极方面的管理方法称为Z理论。主要内容包括:(1)企业对职工采取长期(但不是终身)雇佣政策;(2)上下结合制定决策,鼓励职工参与管理;(3)实行个人负责制,进行创造性管理;(4)管理者应全面关心职工,建立融洽的关系;(5)对职工进行全面知识和技术培训;(6)对职工给予长期全面的考核和评价,采取稳步提升制度;(7)正规的检测手段和不正规的控制机制等。由此得以在企业中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取得管理者与职工在目标和利益上的一致。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行政学 • 行政管理理论 Z理论 西方行为科学中有别于X理论和Y理论的管理理论。日裔美国人威廉·大内(William 出处:管理学卷 • 组织行为学 • 人性假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