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S • sān • 三
词条 | 三乘 |
释义 | 三乘 三乘(sān chénɡ) 佛家指小乘、中乘、大乘。泛指佛法。许浑《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诗:“妙理三乘达,清才万象供。” 出处:语词卷 • S • sān • 三 三乘 佛教教义名词。谓引导教化众生达到解脱的三种方法、途径或教说。一般称声闻、缘觉、菩萨(或佛)为“三乘”。关于三乘差别的说法很多,一般认为声闻乘从佛听法,由修学四谛得悟;缘觉乘由独立观想十二因觉悟;菩萨主修“六度”、“四摄法”自觉觉他。中国佛教各宗派对此有种种不同发挥。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教 义 三乘 伊斯兰教苏非哲学概念。指穆斯林依据苏非派一定修炼方法进行修行,达到认识、接近和热爱安拉,进而与其浑然合一的三个阶段。即礼乘、道乘和真乘。中国伊斯兰学者有人亦译称为“常道”、“中道”和“至道”。 出处:宗教卷 • 伊斯兰教 • 教法、伦理 三乘 乘,译自梵语Yāna,指运载工具;三乘一般称声闻、缘觉、菩萨(或佛)。佛教谓引导众生达到解脱的三种方法、途径或教义。声闻主修四谛法,缘觉主观悟十二因缘法,菩萨主修“六度”“四摄法”。佛教认为声闻乘是“小根器”人求证“阿罗汉果”的方法,缘觉乘是“中根器”人求证“辟支佛果”的方法,两者旨在自度; 菩萨乘是“大根器”人求证佛果之道, 旨在普度众生。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术 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