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佛教名词。亦作“三皈”。佛教徒对佛、法、僧三宝的归顺、依附。《魏书·释老志》:“其始修心,则依佛、法、僧三宝,谓之三归,若君子之三畏也。”
出处:语词卷 • S • sān • 三
词条 | 三归 |
释义 | 三归 三归(sān ɡuī) ❶《论语·八佾》:“管氏有三归。”郭嵩焘《释三归》:“此盖《管子》九府轻重之法,当就管子书求之。《山至数》篇曰:‘则民之三有归于上矣。’三归之名,实本于此。是所谓三归者,市租之常例之归之公者也。”此外还有数说,如:(1)妇人谓嫁曰归;三归,是说管仲娶了三姓的女子(何晏集解引包咸说)。(2)三处家庭(俞樾《群经平议》)。(3)台名(《说苑·善说》)。谓管仲筑三归之台,以伤民。朱熹《论语集注》取此说。(4)地名,管仲的采邑(梁玉绳《瞥记》)。(5)藏泉币的府库(武亿《群经义证》)。 ❷佛教名词。亦作“三皈”。佛教徒对佛、法、僧三宝的归顺、依附。《魏书·释老志》:“其始修心,则依佛、法、僧三宝,谓之三归,若君子之三畏也。” 出处:语词卷 • S • sān • 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