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碧云寺
释义
碧云寺
碧云寺  中国佛教寺院。在北京市香山东麓。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原称碧云庵。明正德年间扩建,改今名。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进一步扩建。有金刚宝座塔、天王殿、罗汉堂等建筑,倚山叠势,层层升起。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曾一度停灵于此,后建有中山纪念堂和衣冠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圣地、名山、寺院等 • 寺 院
碧云寺  原称“碧云庵”。中国寺院。在今北京西山东麓。创建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明清两代屡加扩建,始成今貌。全寺轴线东西走向。自山门至最后一座建筑,高差达100余米。中央六组殿堂院落,成阶梯形逐层升起。有金刚宝座塔,通高34.7米,在布有层层佛龛的三层塔座之上,有密檐方塔、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全塔均白石砌造,满布浮雕,造型刚劲秀丽。南面跨院内为一罗汉堂,平面作“田”字形,堂内设木质金身罗汉五百尊,尚有神像七尊和梁上济公的佛像。
出处:美术卷 • 建筑艺术 • 作品 • 中国
碧云寺  在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东麓。元至顺二年(1331年)建,原称“碧云庵”。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始称今名。寺坐西朝东,依山势从山门至寺顶共6层院落,倚山叠势,层层升起。山门石桥前石狮一对,雕琢精细,形态威猛,传为明代遗物。南跨院内有仿杭州净慈寺而建的罗汉堂,北跨院为水泉院。为避暑胜地。罗汉堂北为普明妙觉殿,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曾停灵于此,后辟为孙中山纪念堂。过纪念堂为金刚宝座塔院,汉白玉石塔高34.7米,有石阶可盘登塔座。塔座正中开券洞,孙中山衣冠即封葬于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文化地理 • 名胜古迹、纪念地 • 北京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