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世界地理卷 • 世界地理 • 非 洲 • 北 非
词条 | 埃及 |
释义 | 埃及 埃及(Egypt) 北非国家。位于非洲东北部,包括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地跨亚、非两洲。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陆疆邻苏丹、利比亚和巴勒斯坦、以色列。面积100.1万平方千米。人口8253.7万(2011年),90%以上为阿拉伯人。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和法语。居民信仰伊斯兰教。首都开罗。境内除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外,沙漠、半沙漠占国土面积96%以上。间有哈里杰、锡瓦等绿洲;红海沿岸和西奈半岛有丘陵山地,最高峰为西奈半岛的凯瑟琳山(Katherîna),海拔2637米。气候干热,除地中海沿岸年降水量可达1000多毫米外,大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尼罗河纵贯全境,两岸为肥沃的绿洲带。矿藏有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居非洲前列),以及磷灰石、煤、铁、锰等。历史和文化悠久。约公元前3100年已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前6—前1世纪先后被亚述、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征服。公元4—7世纪被并入东罗马帝国。7世纪阿拉伯人迁入后建立阿拉伯国家。1517年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1882年被英国占领,1914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22年2月28日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王国。1952年7月法鲁克(Farouk)王朝被推翻。1953年6月建立埃及共和国。1958年2月同叙利亚组成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简称“阿联”)。1961年叙利亚退出阿联。1971年改名“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此后实行开放政策,经济发展加速,经济结构多元化。工业规模仅次于南非居非洲第二。石油采炼和石油化工是首要部门,天然气、电力、钢铁、机械等重工业发展显著。纺织、食品、造纸、制革等工业占有重要地位。21世纪第一个十年后期启动工业园及核能工程。28%劳动人口从事农业(2010年)。植棉业发达,以产长绒棉著名。并产水稻、小麦、玉米、柑橘、甘蔗、洋葱、花生等。苏伊士运河为最重要的国际通航运河。出口石油、棉花、服装、铝制品、大米、水果等,进口机械及运输设备、电器、木材、化工产品、小麦、面粉等。多名胜古迹,旅游业较盛。 出处:世界地理卷 • 世界地理 • 非 洲 • 北 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