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J • jiè • 借
词条 | 借对 |
释义 | 借对 借对(jiè duì) 诗文的一种修辞方法。有用谐音借对。赵翼《陔馀丛考·借对法》引张子容《逢孟浩然》诗:“樽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借“柏”作“百”,与“九”相对。亦有用字面借对。《艺文类聚》卷四十七引沈约《司徒谢朏墓志铭》:“以彼天爵,郁为人龙。”借“爵”作“雀”,与“龙”相对。 出处:语词卷 • J • jiè • 借 借对 对偶之一。指利用多义字或同音字来构成对仗。如唐代李商隐《马嵬》诗:“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星名“牵牛”之“牵”借作动词“牵”,与“驻马”之“驻”形成对仗。又如唐代孟浩然《裴司士见访》诗:“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杨”借为“羊”,与“鸡”形成对仗。 出处:语言学卷 • 修辞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