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分支 • 发展社会学
词条 | 社会指标体系运动 |
释义 | 社会指标体系运动 社会指标体系运动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后向世界范围延伸,一些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纷纷将社会指标作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重要选择,使社会指标体系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理论和实践潮流。其产生的根源是20世纪60年代前所形成的经济增长至上的发展战略遇到巨大挑战,单纯以经济增长来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愈来愈不适应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各类社会、生态、文化问题成为决策者必须关注的问题。美国为衡量空间发展计划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在1966年出版了《社会指标》一书,强调制定社会指标必须从开放性、社会发展相关性等角度入手。其后,世界各地,尤其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建构了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并将其诉诸实践过程,进而掀起了世界性的社会指标体系运动。社会指标体系运动反映出经济社会向综合性、开放性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是人类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分支 • 发展社会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