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阿兰
释义
阿兰
阿兰  见“奄蔡”(1013页)。
出处:中国地理卷 • 古代中西交通 • 三 国
阿兰Alain1868—1951  原名埃米尔·奥古斯特·夏提埃(Émile Auguste Chartier)。法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永恒主义教育哲学代表人物。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先后在外省和巴黎的公立中学任教,1901年任巴黎亨利四世国立中学哲学教师。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目的,人所有努力的原动力是“超越”,教育就是将每个儿童身上的这种冲动引向成功。提倡古典主义教育。认为应向所有儿童讲授一种共同的课程,教育的基本任务在于磨炼学生坚强意志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可信赖的公民”。著有《阿兰语录》、《文学论丛》、《政治论丛》、《教育漫谈》、《思想和时代》等。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人物
阿兰Alain1868—1951  法国哲学家、散文家。本名埃米尔·奥古斯特·夏蒂埃(Émile Auguste Chartier)。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后任哲学教师。1908—1919年在《鲁昂电讯报》及《新法兰西评论》上连续发表《漫谈》3000余篇,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教育、艺术等众多领域,持论中肯,风格严谨,笔锋犀利,希望哲学恢复其伦理学价值,成为指导人们行为、思想和情感的准则。继承蒙田的怀疑论,并将怀疑论上升到不可知论。承袭了苏格拉底的对话体写作方法。主要作品有《美术体系》《文学漫谈》《阅读巴尔扎克》《司汤达》《阅读狄更斯》《一百零一论》《自由谈》《海滨谈话录》等。对20世纪20—50年代的法国作家影响很大。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法 国
阿兰Marcel Allain1885—1969  法国小说家。早年曾在《汽车报》任体育专栏编辑,后任《太阳报》戏剧编辑。1911—1913年与皮埃尔·苏韦特尔合写小说32部,因塑造罪恶人物方托玛斯而闻名。其后又独自完成12部,但人物变为民族主义英雄。1913—1914年曾拍摄《方托玛斯》《朱弗勇斗方托玛斯》《会杀人的死人》《方托玛斯大战方托玛斯》和《假法官》等5部有关方托玛斯的影片。另著有多部长篇小说,如《人类贫困之呼喊》(12卷)等。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法 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5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