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词条 | 达鲁花赤 |
释义 | 达鲁花赤 达鲁花赤 官名。蒙古语镇守者、盖印者之意,转而有监临官、总辖官之意。汉译宣差。蒙古在征服中原、中亚等地区时主要城镇皆置,职掌实权。元朝建立后,多数行政机关及各路府州县亦置达鲁花赤。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长官司皆设此职。安抚司兼管军民,多设。军队设以监军务。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规定,各路达鲁花赤必须由蒙古人或个别出身高贵的色目人担任,汉人、南人一律不得任此职。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达鲁花赤 官名。蒙古语为镇压者、制裁者、掌印者之意,后转有监临官、总辖官之意。元太祖十八年(1223年)始置。元代为突出蒙古统治者的特权,规定汉人不能担任正官,其中央、地方各院、部及诸路、府、州、县均置达鲁花赤一员为最高长官,以掌行政实权。由蒙古族与色目人充任,而别置总管、知府、州尹、县尹为之副。后达鲁花赤在所设机构中逐渐不掌实事,成为凌驾于本部门众官之上的特殊官员,因而被称为监临官、总辖官。清译为达鲁噶齐。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制度 • 中国政治制度 • 古 代 达鲁花赤 亦译“答鲁花赤”、“达鲁噶齐”。官名。蒙古语“镇守者”、“盖印者”之意,转而有“监临官”、“总辖官”之意。汉译“宣差”。蒙古汗国初定西域诸城后始置,管军民,掌印玺,行总辖监治之职,为众官属之长。后推及被征服诸地。元朝建立后,多数行政机关及各路府州县亦置。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长官司皆设,安抚司兼管军民,多设。军队亦设,以监军务。至元二年(1265年)规定,各路达鲁花赤必须由蒙古人或个别出身高贵的色目人担任,汉人、南人一律不得任此职。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史 • 北方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