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过渡状态理论
释义
过渡状态理论
过渡状态理论  亦称“活化络合物理论”。一种元反应的反应速率理论。主要由美国化学家艾林(HenryEyring,1901—1981)于1935年提出。他认为反应物分子在互相接近的过程中,先要经过一个势能较高的中间过渡状态,即形成活化络合物。例如反应
反应物活化络合物产物
  活化络合物因它的势能与反应物势能之差相当于活化能,故很不稳定,既可分解为产物,也可再变为反应物。假定它与反应物很快建立平衡,反应速率就取决于它的分解,由此可建立动力学方程式。若已知反应分子与活化络合物分子的结构,根据统计力学和量子力学,可从光谱数据计算反应速率常数,故又称“绝对反应速率理论”。该理论可应用于气体、溶液和表面上进行的单分子与双分子元反应,也可应用于任何活化能大于5RT的过程(R为气体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化  学 • 物理化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