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M • mù • 墓
词条 | 墓祭 |
释义 | 墓祭 墓祭(mù jì) 在坟墓前举行祭奠;扫墓。赵翼《陔馀丛考·墓祭》:“盖三代以上本无墓祭,故辛有见被发野祭者而以为异。” 出处:语词卷 • M • mù • 墓 墓祭 即“扫墓”。据说上古不墓祭,因为人死以后,“骨肉归复于土”,“魂气则无不至”。(《礼记·檀弓》)“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礼记·郊特牲》)所以只在离居室不远的地方立庙祭祀,祖宗的神灵即来歆享。秦代建陵寝(亦称园寝),实行墓祭,汉代沿袭不变。魏晋时一度取消,东晋时即不断出现墓祭事件。后来,墓祭就成为通例,上至皇帝、王公,下至庶民百姓皆如此。清代规定,岁末和清明墓祭两次,称“谒陵”。使清明扫墓成为定制。 出处:宗教卷 • 古代宗教 • 古代中国宗教 • 儒 教 • 礼 仪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