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Q • qǔ • 曲
词条 | 曲高和寡 |
释义 | 曲高和寡 曲高和寡(qǔ ɡāo hè ɡuǎ) 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意谓乐曲的格调越高,能和的人就越少,用来比喻知音难得。后也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艺文类聚》卷四十四引阮瑀《筝赋》:“曲高和寡,妙伎难工,伯牙能琴,于兹为朦。” 出处:语词卷 • Q • qǔ • 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