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禘祫
释义
禘祫
禘祫  儒教重大祭礼。《礼记·大传》:“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郑玄注:“凡大祭曰禘。”所谓大祭,就是祭天。郑玄认为王者的始祖是“感天神灵而生”(《礼记·丧服小记》注),“其祖之所自出”就是天。孔子特别重视禘礼,认为懂得禘礼的,就会轻而易举地把天下治好。祫,为合祭,或三年,或五年,把所有的祖宗神主合在一起加以祭祀,叫祫。郑玄认为,天子到郊外祭天叫禘,宗庙大祭也叫禘。王肃认为,禘和祫是一祭二名,都是宗庙大祭。历代儒者对禘祫意义多有争论,后来逐渐归于王肃说,禘也成为仅是宗庙大祭的祭名,禘祫合而为一。到清代,就只称祫,而舍弃了禘礼。
出处:宗教卷 • 古代宗教 • 古代中国宗教 • 儒 教 • 礼 仪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3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