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原理 • 教学论
词条 | 复试 |
释义 | 复试 复试(reexamination) 分两次举行的考试中的第二次考试。为提高考试的信度、效度,在初试基础上而另行增加。如在高校招生考试后,为了更全面、准确地了解被试的学业成就、个性品质而进行复试,大多采用面试或口试方式,其成绩作为录取与否的参考依据之一。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原理 • 教学论 复试 科举考试制度。即对录取者重新命题再次进行的考试。唐代已有此例,宋以后渐多,皆因有人指控取士不公而行之。然终明之世,复试未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代,乡、会试之后的复试则成为定制。清代乡、会试的复试分别始于顺治朝和康熙朝,至嘉庆朝定为制度。各省举人于会试前至京复试,不经复试不许会试,如因事延误或有意逃避复试者于下次会试前补行复试,三次不复试者永停会试。复试内容为时文一篇、五言八韵诗一首。复试结果列一、二、三等者准会试,四等罚停会试一科或二科,不列等者黜革、察究。会试之后的贡士复试,初在乾清宫,后改在保和殿进行,内容为四书文一、五言八韵诗一,后改为经义一篇、论一篇。复试结果列一、二、三等者准殿试,不列等者不准殿试。清代的复试,实际是对举人、贡士资格的再认定。 出处:中国古代史 • 科举制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