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J • jiǎ • 夏
词条 | 夏 |
释义 | 夏 夏(jiǎ) 通“槚”。见“夏楚”。 另见xià。 出处:语词卷 • J • jiǎ • 夏 夏(xià) ❶四季中的第二季,夏历四月至六月。 ❷中国人自称。《书·舜典》:“蛮夷猾夏。”孔传:“夏,华夏。”孔颖达疏:“夏训大也,中国有文章光华礼义之大。” ❸乐歌名。《诗·周颂·时迈》:“我求懿德,肆于时夏。”郑玄笺:“乐歌大者称夏。” ❹大屋。《诗·秦风·权舆》:“夏屋渠渠。”《楚辞·九章·哀郢》:“曾不知夏之为丘兮。”王逸注:“夏,大殿也。” ❺华彩。《周礼·天官·染人》:“秋染夏。”贾公彦疏:“秋染夏者,夏谓五色,至秋气凉可以染五色也。” ❻即夏后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姒姓。为夏后氏部落领袖禹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东)、斟█(今登封西北)、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等地。为商汤所灭。 ❼十六国之一。公元407年匈奴赫连勃勃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夏,建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东晋刘裕灭后秦,留子义真守长安。418年勃勃夺取长安,即帝位。有今陕西北部和内蒙古的一部分。431年为吐谷浑所灭。 ❽隋末农民起义首领窦建德所建国号。公元618年建都乐寿(今河北献县),年号五凤,次年迁都洺州(今河北永年)。据有河北大部郡县。621年为唐所灭。 ❾姓。 另见jiǎ。 出处:语词卷 • X • xià • 夏 夏 十六国之一。公元407年匈奴赫连勃勃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夏,建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北)。东晋刘裕灭后秦,留子刘义真守长安。418年勃勃夺取长安,即帝位。有今陕西北部和内蒙古的一部分。431年为吐谷浑所灭。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古部落、古国、朝代 夏 即“夏后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姒姓。传为夏后氏部落领袖禹子启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斟寻(今河南巩义西南)、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等地。传到桀,为商汤所灭。共传十四代、十七王。时间在公元前2070年到前1600年。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古部落、古国、朝代 夏 隋末农民起义首领窦建德所建国号。公元618年建都乐寿(今河北献县),年号五凤,次年迁都洺州(今河北永年)。据有河北大部郡县。设有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侍中、工部尚书、纳言等官职。621年为唐所灭。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人民起义 • 隋 夏 亦称“大夏”。十六国之一。公元407年铁弗匈奴赫连勃勃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夏,建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东晋刘裕灭后秦,留子刘义真守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418年勃勃夺取长安,即帝位。有今陕西北部和内蒙古的一部分。431年为吐谷浑所灭。共历三主,凡二十五年。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史 • 北方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