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物 理 • 固体物理学
词条 | 区域熔炼 |
释义 | 区域熔炼 区域熔炼 亦称“区域熔化”,简称“区熔”。利用杂质在材料的固态和液态中溶解度的差别,使固体材料纯化或控制其中杂质分布的一种方法。将较长的锭状材料一端加热熔化,使形成一个狭窄的熔区,然后使熔区缓慢地向另一端推进。随着熔区的移动,已熔部分重新凝固。通过多次的熔化和凝固,可使大部分杂质最后集中于锭的尾端,而使锭的其余部分达到极高的纯度。区域熔炼用于提纯时,又称“区域提纯”;用于使材料中杂质分布均匀时,则称“区域匀平”。用区熔法也可以生长单晶,称“区熔单晶”。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物 理 • 固体物理学 区域熔炼 通过逐段熔化和结晶而达到材料提纯等目的的特殊凝固方法。用感应加热等方法使材料棒从一端到另一端进行局部熔化,结晶过程也随之依序进行。若平衡分配系数小于1,则结晶出来的固体溶质浓度总是低于固-液界面处的液体溶质成分,于是当熔化区从始端移到终端时,溶质(杂质)元素就富集于终端,照此重复移动几次,除去终端后材料棒的纯度大大提高,效率很高。例如,对于平衡分配系数为0.1的材料,只需反复进行5次区域熔炼,就可把材料前半部杂质的平均含量降低至此前的1/1000。主要用于半导体、金属、有机及无机化合物等,可使纯度达到很高的水平。 出处:材料科学卷 • 总类 • 材料科学基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