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科举考试。苏轼《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生涯到处似樯乌,科第无心摘颔须。”《宋史·选举志一》:“陶穀子邴擢上第。帝曰:‘穀不能训子,安得登科第!’”
出处:语词卷 • K • kē • 科
词条 | 科第 |
释义 | 科第 科第(kē dì) ❶评定科别和等第,是汉代选拔、考核官吏的一种制度。《汉书·元帝纪》:“永光元年……诏丞相、御史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颜师古注:“始令丞相、御史举此四科人以擢用之,而见(现)在郎及从官,又令光禄每岁依此科考校,定其第高下,用知其人贤否也。” ❷科举考试。苏轼《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生涯到处似樯乌,科第无心摘颔须。”《宋史·选举志一》:“陶穀子邴擢上第。帝曰:‘穀不能训子,安得登科第!’” 出处:语词卷 • K • kē • 科 科第 评定科别和等第,汉代选拔、考核官吏的制度。《汉书·元帝纪》:“永光元年……诏丞相、御史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颜师古注:“始令丞相、御史举此四科人以擢用之,而见(现)在郎及从官,又令光禄每岁依此科考校,定其第高下,用知其人贤否也。”科举时代用以指科举考试,或科举登第。 出处:中国古代史 • 科举制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