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自然地理 • 自然资源 • 能 源
词条 | 中国太阳能富集区 |
释义 | 中国太阳能富集区 中国太阳能富集区 中国太阳能区划系统分为三级。(一) 第一级区划反映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太阳年总辐射量为指标,全国分为四个地带。(1) 太阳能丰富带,为太阳辐射总量大于1750千瓦·时/(平方米·年)的地带,大致包括青藏高原,新疆西部、南部,甘肃中北部,宁夏,内蒙古中西部。这一地带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气候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加之青藏高原空气稀薄,由此太阳辐射总量居全国之冠,且年际变化也较稳定,是中国太阳能利用潜力最大地带。(2) 太阳能较丰富地带,为太阳辐射总量1500~1750千瓦·时/(平方米·年)的地带。地理分布上有两个地区: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西部、华北、陕北、甘南、川西至西藏南部。这一地带大气中湿度较高,云量较多,太阳辐射量减少。(3) 太阳能可利用带,为辐射总量1200~1500千瓦·时/(平方米·年)的地带。地理分布上有两个地区:东北的大部分地区;黄河下游以南地区,包括山东南部、河南、湖北、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四川西部和云南一部分。这一地带的特点是太阳能的年变化显著。(4) 太阳能贫乏带,为辐射总量<1200千瓦·时/(平方米·年)的地带。主要以四川盆地为中心,东至湘西、鄂西,北到陕南,南达云贵高原北部,西抵青藏高原东缘。这一地带阴天、雨天日数多,日照时数少。(二) 第二级区划反映太阳能的季节变化,将全国分为24个地区。(三) 第三级区划反映太阳能的日变化特征。第三级区划有15个亚区。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自然地理 • 自然资源 • 能 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