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事件、一般制度 • 明、 清
词条 | 朝鲜之役 |
释义 | 朝鲜之役 朝鲜之役 又作“援朝鲜”。明万历三大征之一。万历二十年(1592年)五月日本关白丰臣秀吉侵朝鲜,七月占领王京(今首尔)。朝鲜向明廷求援。明军赴援,败绩。次年正月,总兵官李如松奉命出兵援朝,与朝鲜军收复平壤、开城,但于收复王京时受挫。于是封贡之议起。四月日军缺粮弃王京,退屯釜山。二十二年,明廷议准封贡。二十五年,因封贡事败,明廷以麻贵为备倭总兵官,杨镐为经略,再次出兵援朝抗倭。次年正月明军于蔚山(今朝鲜釜山之东北)战败,明廷改以天津巡抚万世德代理经略。七月丰臣秀吉病死。十一月明将陈璘、邓子龙,朝鲜统制李舜臣率中朝水军在釜山南海追击日军,大破之,邓子龙、李舜臣战死。十二月日本军被逐出朝鲜。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事件、一般制度 • 明、 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