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国际政治 • 国际政治思潮和政策主张
词条 | 大东亚共荣圈 |
释义 | 大东亚共荣圈 大东亚共荣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妄图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建立的势力范围。1940年8月,日本近卫内阁在《基本国策纲要》中正式提出,要建立一个“以皇国为核心,以日、满、华的强固结合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确立包括整个大东亚的经济协同圈”。其后,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在对外声明中首次称之为“大东亚共荣圈”。被列入“共荣圈”的国家和地区有:朝鲜、中国、印度支那、缅甸、泰国、马来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属印度(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以及夏威夷群岛等。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国际政治 • 国际政治思潮和政策主张 大东亚共荣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妄图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建立的势力范围。1940年8月,日本近卫内阁在《基本国策纲要》中正式提出,要建立一个“以皇国为核心,以日、满、华的强固结合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确立包括整个大东亚的经济协同圈”。其后,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在对外声明中首次称之为“大东亚共荣圈”。被列入“共荣圈”的国家和地区有:朝鲜、中国、印度支那、缅甸、泰国、马来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属印度(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以及夏威夷群岛等。其面积占世界陆地四分之一,人口占世界总人口三分之一以上。规定共荣圈内诸国以日本为“家长”,掌握经济、政治、文化及武力的指导权。1942年11月,日本成立“大东亚省”,掌管圈内事务,培植傀儡政权,劫掠圈内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其侵略战争服务。1943年11月纠集各傀儡国首脑,在日本东京召开所谓“大东亚会议”,一再鼓吹“共存共荣”。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大东亚共荣圈的阴谋被彻底粉碎。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社团、组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