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经济卷 • 区域经济学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域经济增长
词条 | 中心-外围模型 |
释义 | 中心-外围模型 中心-外围模型 亦称“核 心-边缘模型”。一种区域经济学理论。由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弗里德曼(John R. Friedman)1966年在《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而后在1967年发表的《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中作了系统阐述。其基本观点:(1) 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使得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其他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2) 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具有权威性特征,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具有明显的依附性特征。认为区域发展是通过一个不连续的但又逐步累积的创新过程来实现的。创新起源于区域内少数“变革中心”,并由这些中心向外扩散,周边地区依附于中心而获得发展。区域发展过程表现为不平衡发展,核心区的增长会扩大与外围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中心-外围模型可以存在于国家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社会群体和经济阶层之间。 出处:经济卷 • 区域经济学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域经济增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