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G • ɡé • 假
词条 | 假 |
释义 | 假 假〔叚〕(ɡé) 通“格”。到。《诗·大雅·云汉》:“昭假无赢。”《礼记·祭统》:“公假于大庙。”郑玄注:“假,至也。” 另见jiǎ,jià,xiá,xià。 出处:语词卷 • G • ɡé • 假 假〔叚〕(jiǎ) ❶不真;虚伪。如:弄假成真;假仁假义。《史记·淮阴侯列传》:“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 ❷借;租赁。《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参见“假税”。 ❸凭借。《淮南子·主术训》:“故假舆马者足不劳而致千里。” ❹犹“贷”。宽容。《北史·魏世祖纪》:“大臣犯法,无所宽假。” ❺给与。《汉书·龚遂传》:“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颜师古注:“假,谓给与。” ❻大。《易·家人》:“王假有家。”陆绩注:“假,大也。” ❼假设;假使。《列子·杨朱》:“假济,为之乎?” ❽姓。汉代有假仓。 另见ɡé,jià,xiá,xià。 出处:语词卷 • J • jiǎ • 假 假〔叚〕(jià) 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如:暑假;请假;病假。《梁书·谢举传》:“因疾陈解,敕辄赐假。” 另见ɡé,jiǎ,xiá,xià。 出处:语词卷 • J • jià • 假 假〔叚〕(xiá) 通“遐”。远。《淮南子·齐俗训》:“不能乘云升假。”参见“登假”。 另见ɡé,jiǎ,jià,xià。 出处:语词卷 • X • xiá • 假 假〔叚〕(xià,又读jiǎ) 嘉;美。《诗·周颂·雍》:“假哉皇考。” 另见ɡé,jiǎ,jià,xiá。 出处:语词卷 • X • xià • 假 假 《墨经》中的逻辑术语。大致相当于假说或假言命题。《墨子·小取》:“假也者,今不然也。”“今不然”,即指尚未成为现实。 出处:哲学卷 • 逻 辑 学 • 中国逻辑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