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假借
释义
假借
假借jiǎ jiè  ❶借。《南史·袁峻传》:“家贫无书,每从人假借,必皆抄写。”也指借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如:假借名义。
  ❷宽假;宽容。《三国志·蜀志·魏延传》:“唯杨仪不假借,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❸六书之一。许慎《说文解字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大意是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借用同音字来表示。如“来”的本义是小麦,借作来往的“来”;“求”(即裘字)的本义是皮衣,借作请求的“求”。参见“通假”。
出处:语词卷 • J • jiǎ • 假
假借  ⑴ 六书之一。亦称“本无其字的假借”。许慎《说文解字·叙》云:“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大意是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于是借用同音字来表示。如语言中义为困难的nán这个词没有自己的本字,就借用本义指一种鸟的字“難”来表示。一般认为,许慎对于“假借”的定义是对的,但举例有误,“令”和“长”乃是字义引申之例。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因此改为:“假借者,本无其意,依声托字,‘朋’、‘来’是也。”即“朋”的本义是鹏鸟,借作朋友之“朋”;“来”的本义是小麦,借作来往之“来”。不过,明清学者也有沿袭许慎之说,把字义的引申作为假借的。  ⑵即“通假”。
出处:语言学卷 • 文字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