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地理卷 • 古代中西交通 • 唐、 五代
词条 | 天可汗 |
释义 | 天可汗 天可汗 古代西北诸族尊奉中原王朝帝君的称衔,始于唐太宗。平定东突厥后,西北君长上书,请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天宝年间,中亚石、曹等国为感谢唐廷击退大食侵略,上表请尊玄宗为天可汗。仅为荣誉性称号,未必意味隶属关系。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灭高昌》:“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出处:中国地理卷 • 古代中西交通 • 唐、 五代 天可汗 即“唐太宗”。可汗原为中国古代西北各族君主的称号。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平西突厥,回纥等族首领拥戴唐太宗为各族共主,尊称“天可汗”。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事件、一般制度 • 晋、南北朝、隋、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