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国际政治 • 国际政治理论及学说
词条 | 主权国家理论 |
释义 | 主权国家理论 主权国家理论 研究主权国家的性质、特征及其在国际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起源于16世纪法国思想家J.布丹创立的主权理论。认为主权是一国享有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最高权力。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主权是国家固有的属性,不可转让、不可分割和不可侵犯,具有排他性;主权是国家独立自主处理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主权具有两重性:既有对内主权,也有对外主权,二者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主权的内容包括领土完整、政治独立、经济自主和与别国的主权平等;主权国家是国际法主体,也是国际关系唯一的行为主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理论有所发展。60年代,美国摩根索和法国阿隆等认为主权是国家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基础,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唯一的主体。70年代后,沃尔弗等提出主权国家不再是国际社会的唯一主体,利益集团、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等国际关系行为者的作用日趋重要。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国际政治 • 国际政治理论及学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