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倏忽;突然。如:忽冷忽热;忽明忽暗。《左传·庄公十一年》:“其亡也忽焉。”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❸迅速。欧阳修《寄内》诗:“但知贫贱安,不觉岁月忽。”
❹绝灭。《诗·大雅·皇矣》:“是绝是忽。”毛传:“忽,灭也。”
❺古代极小的长度单位名。《孙子算经》卷上:“度之所起,起于忽。欲知其忽,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
出处:语词卷 • H • hū • 忽
词条 | 忽 |
释义 | 忽 忽(hū) ❶不注意;不重视。如:忽略;忽视。《书·周官》:“蓄疑败谋,怠忽荒政。”《后汉书·崔骃传》:“公爱班固而忽崔骃。” ❷倏忽;突然。如:忽冷忽热;忽明忽暗。《左传·庄公十一年》:“其亡也忽焉。”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❸迅速。欧阳修《寄内》诗:“但知贫贱安,不觉岁月忽。” ❹绝灭。《诗·大雅·皇矣》:“是绝是忽。”毛传:“忽,灭也。” ❺古代极小的长度单位名。《孙子算经》卷上:“度之所起,起于忽。欲知其忽,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 出处:语词卷 • H • hū • 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