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道教 • 人 物
词条 | 李筌 |
释义 | 李筌 李筌 唐道士。号达观子,陇西(今属甘肃)人。居嵩山少室,好神仙之道。开元(713—741)中,为江陵节度使、御史中丞(另有他说)。因遭李林甫排挤,入名山访,后不知所往。作《太白阴经》十卷,《中台志》十卷。主张“任贤使能,不时日而事利;明法审令,不卜筮而事吉;贵功赏劳,不禳祀而得福”。据说在嵩山虎口岩石壁中得《黄帝阴符经》,一说为托黄帝之名而作。有《黄帝阴符经集注》传世。 出处:宗教卷 • 道教 • 人 物 李筌 唐学者。号少室山达观子。陇西(治今甘肃陇西东南)人。做过节度副史、刺史等官。后入名山访道,不知所往。主张改革政治,反对卜筮迷信。认为天地为阴阳二气构成,人们应从“天地阴阳之道”去观察事物的变化。还从“地势所生,人气所受,勇怯然也”,说明人性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并从刑赏能影响人的勇怯得出人性可移、人心可变的结论。在军事上,认为战争的胜负主要决定于人事,继承和发展了先秦的军事辩证法。著作有《太白阴经》。曾注《孙子兵法》和《阴符经》。一说《阴符经》是他托黄帝之名而作。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人 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