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选举与科举
词条 | 天试 |
释义 | 天试 天试 太平天囯科举考试。1851年(清咸丰元年),洪秀全(1814—1864)于广西永安(今蒙山)开科取士。定都天京(今江苏南京)后,即行正式考试。定为乡试、省试、京试三级,略同于明清之院试、乡试、会试与殿试。分文武二途。每年举行。京试名目有四:原定于十二月(天王生日)后改为十月(幼天王生日)举行,即为天试;定于八月东王生日、六月北王生日、二月翼王生日举行者,分别为东试、北试和翼试,于天京事变后废止。亦试诗、八股文与策论,试题出自《天命诏旨书》、《新旧约》等天囯典籍。应试者不论出身、不忌丁忧。京试取中一甲三人,沿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若干,分称翰林与进士。后洪仁玕(1822—1864)改制,颁《士阶条例》,定为三年一科;文科进士称达士,翰林称国士;武科进士称壮士,翰林称威士。因天京失陷未得实行。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选举与科举 天试 太平天囯的考试制度。始于1851年(清咸丰元年)广西永安(今蒙山)。1853年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开科取士。初在十二月十日天王生日时举行,后以幼主于十月出生,改为(天历)十月一日。杨韦事变后改为九月九日文试,九月十九日武试。应试者不限资格,量才使用。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其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