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民族卷 • 民族理论
词条 | 泛阿拉伯主义 |
释义 | 泛阿拉伯主义 泛阿拉伯主义 主张讲共同语言、拥有共同文化和历史境遇的众多阿拉伯国家能够建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并最终形成单一阿拉伯民族的社会思潮。泛民族主义的一种形式。曾流行于中东地区。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即将倾覆。在其对各阿拉伯属国的控制力减退之后,泛阿拉伯主义的观念开始蔓延。以后,阿拉伯地区出现过多次联合甚至创建统一国家的尝试。叙利亚和埃及曾建立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United Arab Republic),但很快夭折。1945年3月,埃及、伊拉克、黎巴嫩等国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成立了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借以促进阿拉伯各国在文化、技术和经济上的联系并减少阿拉伯世界的内部冲突。“阿盟”虽然是一个松散的联盟,但它的创立和扩大是泛阿拉伯主义的最大政治成果。1967年,阿拉伯国家在对以色列的战争中失败,此后,泛阿拉伯主义影响也逐渐缩小。 出处:民族卷 • 民族理论 泛阿拉伯主义 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关于建立一个包括所有阿拉伯人的统一的国家或联邦的主张和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阿拉伯人始终反对奥斯曼帝国的“分而治之”政策,要求实现阿拉伯民族的独立和统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以“委任统治”的方式瓜分了阿拉伯各国领土,使阿拉伯人愈益要求加强团结以争取民族独立。1941年后,各阿拉伯国家陆续取得独立。1945年阿拉伯国家联盟成立时,提出协同一致、争取和维护阿拉伯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的要求。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国际政治 • 国际政治思潮和政策主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