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复姓。战国时有乐正克。
出处:语词卷 • Y • yuè • 乐
词条 | 乐正 |
释义 | 乐正 乐正(yuè zhènɡ) ❶周时乐官之长。《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 ❷复姓。战国时有乐正克。 出处:语词卷 • Y • yuè • 乐 乐正 古代学官名。有大、小乐正之分。掌以诗书礼乐教太子、王子、诸侯公卿大夫等贵族之子及士之嫡子、选自平民的优秀者。《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適子、国之俊选皆造焉。凡入学以齿,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以告于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皆入学,不变;王亲视学,不变。王三日不举,屏之远方……终身不齿。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郑玄注:“乐正,乐官之长。掌国子之教。”《文王世子》记载了大、小乐正及下属乐官的教学分工:“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皆于东序。小乐正学干,大胥赞之;籥师学戈,籥师丞赞之。胥鼓南,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大乐正学舞干戚、语说命乞言者,皆大乐正授数。”孔颖达疏:“小乐正既诏以三者威仪,大乐正又教三者义理。”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职官 乐正 官名。(1)乐官之长。相传尧时已置,春秋战国沿之。分大、小乐正。属官有太师、瞽工等。后世地位较低。南朝梁属太常卿,掌乐事。隋初太常寺太乐署、清商署置乐师,炀帝改名乐正。唐设于太乐署、鼓吹署,从九品下,协助署令教习鼓乐。北宋太常寺亦置,掌声律。(2)后宫官,南朝宋明帝置。掌铨查六宫。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