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学校
词条 | 村学 |
释义 | 村学 村学 亦称“村塾”。中国古代私学。设于乡村。对学童进行启蒙和初步的文化知识和道德教育。多由一村庄或若干户村民联合聘请塾师来村教授子弟。通常是一位塾师,一间学舍,学生学龄参差,程度不齐,进度不一。清郭臣尧《村学》诗云:“《千字文》完翻《鉴略》,《百家姓》毕理《神童》。就中有个超群者,一日三行读《大》(《大学》)、《中》(《中庸》)。”体现当时私塾教学的一般顺序:先学《千字文》、《百家姓》,继学《鉴略》及《神童诗》,程度较高者再读《大学》、《中庸》。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学校 村学 ⑴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的民办小学。一村单设或数村联合设立。各地名称不一,如陕甘宁边区称村学,山东解放区叫庄户学。有早学、午学、半日制等形式,儿童一面学习,一面劳动。村学还开展成人教育和各种文化政治活动。 ⑵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乡农学校的一种。以村学代替村公所,使行政机关教育化。曾在山东邹平、菏泽进行实验。参见“乡农学校”。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学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