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人物
词条 | 杜威 |
释义 | 杜威 杜威(John Dewey,1859—1952) 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集大成者,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创始人。1884年获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密歇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美国哲学学会会长、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首任主席、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名誉主席。曾到日本、中国、土耳其、墨西哥和苏联等国进行讲演和考察。创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开展教育实验。批判传统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一系列教育观点,在美国教育界引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一生著述浩繁,涉及多种学科领域。其中关于教育学的代表性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我们怎样思维》、《明日之学校》(与其女伊芙琳合著)、《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科学的资源》等。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人物 杜威(?—948) 五代时太原(治今山西太原西南)人,祖籍朔州(今属山西),本名重威,避后晋出帝(即石重贵)讳改单名。世为武将。因系石敬瑭妹婿,后晋时得典禁兵。天福七年(公元942年)统兵攻安重荣,破镇州(今河北正定),屠杀守城民二万,尽收府库与安氏私产为己有。后任顺国节度使。开运二年(945年)任北面都招讨使,督诸军御契丹。次年,因辽太宗许立为中原帝,即命全军解甲投降。旋为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留守。不久降后汉太祖刘知远,任中书令。后被杀。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人物 • 五 代 杜威(Melvil Dewey,1851—1931) 美国图书馆学家。1874年毕业于阿默斯特学院。曾任《图书馆杂志》编辑、纽约哥伦比亚学院图书馆馆长、纽约州立图书馆主任等职。以创制“十进分类法”著名。该分类法于1876年出版,后经多次修订再版,至今仍为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图书馆所沿用,对中国现代图书分类法也产生深刻影响。 出处:文化、新闻出版卷 • 图书版本 • 人物 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 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实用主义芝加哥学派创始人。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曾任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美国哲学学会、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会长。1896年在芝加哥大学创设实验学校并任校长。1919—1921年间曾来中国讲学。自称其哲学为“经验自然主义”和“工具主义”。把自然(客观世界)归结为经验,并宣称经验就是人和人所创造的环境的“交涉”,一切科学理论只是人们整理经验、适应环境的手段或工具。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应让儿童“从做中学”。1934年写成《艺术即经验》一书,开创了当代西方实用主义美学流派。主要著作还有《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哲学的改造》《经验与自然》《逻辑:探究的理论》《自由与文化》等。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人 物 • 美 国 杜威(John Dewey,1859—1952)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机能心理学和芝加哥学派创始人。生于佛蒙特州的伯灵顿。1884年获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任教于密歇根大学。1888年任明尼苏达大学哲学教授。1894年到芝加哥大学,与安吉尔和卡尔一起宣传机能心理学,使芝加哥大学成为美国机能心理学的中心。同时创办实验学校,从事教育革新,成为美国“进步教育”的先驱。189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会长。1904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05年当选为美国哲学学会会长。1910年当选为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1915年任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主席。曾到许多国家讲学,1919—1921年任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学教授。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中国教育的改革留下深远的影响。主要著作有《心理学》(1886年)、《学校与社会》(1899年)、《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1913年)、《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年)、《新老个人主义》(1929年)、《自由主义与社会行动》(1935年)、《经验与教育》(1938年)、《自由与文化》(1939年)。 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外国心理学史 • 人物 杜威(John Dewey,1859—1952) 美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实用主义芝加哥学派创始人,现代自由主义主要代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曾任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美国哲学学会、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会长。1896年在芝加哥大学创设实验学校并任校长。1919—1921年间曾来中国讲学。自称其哲学为经验自然主义和工具主义。把自然(客观世界)归结为经验,并宣称经验就是人和人所创造的环境的“交涉”,一切科学理论只是人们整理经验、适应环境的手段或工具。反对19世纪放任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认为它破坏了大多数人的自由。主张以发展个人潜在能力并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自由代替不妨害他人同等权利的条件下为所欲为的自由;把安全和经济机会平等看作民主社会的首要目的。其政治思想对西方国家从自由放任政策向强调国家干预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转变起了促进作用。主要著作还有《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哲学的改造》、《经验和自然》、《逻辑:探究的理论》等。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外国政治家、政治思想家及学者 • 美 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