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邺城遗址
释义
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  三国至北朝时期都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临漳西南。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开始营建邺城,后相继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和北齐六个朝代的都城。1983开始勘探和发掘。全城由北、南相连的两城组成,现漳河横贯其间。北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400米,南北宽1700米。城垣系夯土筑成,基宽15~18米。城内北部中央为宫殿区,发现多处夯土台基。其南主干大道中阳门大道长730米,宽17米。宫殿区以东是贵族所居的戚里及官署区,以西为禁苑铜爵园,现有铜爵台、金虎台两座夯土台基。城南是衙署和居民区。南城因漳河泛滥,已被砂土覆没。经钻探知其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602米,南北宽约3454米。夯土城垣宽约10米。城址内出土板瓦、筒瓦、瓦当、砖、石刻等遗物。在南城南1300米,朱明门大道往南延长线东侧发掘出一座东魏北齐时的佛寺方形木塔遗址。邺城呈中轴线式的布局开启了中国都城布局的新形制。
邺城遗址平面复原图
出处:文物考古卷 • 考古 • 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