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失蜡法
释义
失蜡法
失蜡法  亦称“去蜡法”、“走蜡法”。雕塑制作技法之一。是一种精密熔模铸造方法。先用蜡或其他易熔材料制成蜡胎,安上浇注系统(浇、冒口),做上芯模和外模,经烘干焙烧,将蜡胎熔化除去,留下有空腔的铸型,四周用砂填实,便可浇注。可用以铸造复杂的雕塑和青铜器。中国古代用黏土砂子和马粪稻草或青砖灰和牛粪等做铸型。欧洲传统方法用石膏、砂子、耐火粉。现代熔模铸造在19世纪40年代初形成,主要采用石英砂水玻璃型壳及硅酸乙酯和硅溶胶型壳,但只适用于小型铸件。
出处:美术卷 • 雕塑 • 名词术语
失蜡法  亦称“出蜡法”、“退蜡法”。青铜器铸造方法之一。使用易熔化的材料,如蜂蜡、动物油脂等制成欲铸器物的模型,在模型上浇淋泥浆,使之形成泥壳,再在泥壳表面涂上防火材料,经过烘烤蜡油熔化流出,形成型腔,将铜液浇灌到型腔中,即可得到精美光洁、无范痕的铸件。商、周时代未采用失蜡铸造法,春秋晚期淅川下寺铜禁的禁体和兽形附饰、鼎的兽饰以及盏的耳、足与钮盖被认为是以失蜡法铸成。后扩大应用至玺印、佛像、乐器等的制作。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器物 • 青铜器 • 青铜器一般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