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文学卷 • 少数民族文学 • 作 家
词条 | 尹湛纳希 |
释义 | 尹湛纳希 尹湛纳希(1837—1892) 中国蒙古族小说家。汉名宝衡山,字润亭。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人。其父旺钦巴拉是一爱国将领和古籍收藏家、历史学家。精通蒙、汉、满、藏四种文字,对蒙、汉文学造诣颇深,并擅长丹青。曾用近二十年时间,完成其父未竟著作《青史演义》。此外,还创作有长篇小说《一层楼》、《泣红亭》和《红运泪》(未完成),以及大量的杂文、诗歌。翻译作品有《红楼梦》和《中庸》(已散佚)。光绪十七年(1891年)因家乡发生变乱,举家逃往锦州,次年病逝。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少数民族文学 • 作 家 尹湛纳希(1837—1892) 清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汉名宝衡山,字润亭。蒙古族。土默特右翼旗(今辽宁北票东北)人。贵族世家,协理台吉旺钦巴勒第七子。一生未仕,从事文史创作。揭露清末社会贫富悬殊,控诉封建礼教。哲学上认为世界由气构成,“此宇宙者,从天地日月乃至万物,皆起源于阴阳二气”(《青史演义》)。指出“万物无不具有规律”,看到事物的矛盾对立和转化,指出“坏极转好,愚极转明”。对蒙古、汉民族古典文学和中国历史造诣很深,还擅长山水花鸟画。用蒙古文著《一层楼》、《泣红亭》两部描写蒙古封建贵族家庭的章回小说,并继其父遗稿撰写史论体著作《大元勃兴青史演义》(一为《大元盛世青史演义》),叙述成吉思汗建国以来的历史故事。用蒙古文翻译《红楼梦》、《中庸》等。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史 • 北方地区 尹湛纳希(1837—1892) 清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汉名宝衡山,字润亭。卓索图盟土默特右翼旗(今属辽宁北票)人。贵族世家。蒙古族。一生未仕。揭露清末社会贫富悬殊,控诉封建礼教。哲学上认为世界由气构成,“此宇宙者,从天地日月乃至万物,皆起源于阴阳二气”(《青史演义》)。指出“万物无不具有规律”,看到事物的矛盾对立和转化,指出“坏极转好,愚极转明”。对蒙、汉民族古典文学和中国历史造诣很深,还擅长山水花鸟画。用蒙古文著《一层楼》《泣红亭》两部描写蒙古封建贵族家庭的章回小说,并继其父遗稿撰写史论体著作《大元勃兴青史演义》,叙述成吉思汗建国以来的历史故事。用蒙古文翻译《红楼梦》《中庸》等。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人 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