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E • èr • 二
词条 | 二十八宿 |
释义 | 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èr shí bā xiù) 亦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我国古代天文家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在天空中的运行,在黄道带与赤道带的两侧绕天一周,选取了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苍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四种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二十八宿以北斗斗柄所指的角宿为起点,由西向东排列,其名称和四象的关系是: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鸟:井、鬼、柳、星、张、翼、轸等。二十八宿与三垣结合在一起,成为我国古代划分天区的标准。有关二十八宿及四象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初期(公元前五世纪),它形成的年代当更早。 出处:语词卷 • E • èr • 二 二十八宿 亦称“二十八舍”、“二十八星”。分布于黄道、赤道带附近一周天的二十八个星官。中国古代选作观测日、月、五星在星空中的运行及其他天象的相对标志。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四方和四种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二十八宿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角宿为起点,由西向东排列,它们的名称和四象的关系是:东方青龙,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鸟,井、鬼、柳、星、张、翼、轸。二十八宿与三垣结合在一起,成为隋唐以后划分天区的标准。有关二十八宿和四象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初期(公元前5世纪),它形成的年代当更早。古代印度和阿拉伯也都有二十八宿。它们的星宿组成和各宿距星与中国的二十八宿只有部分相同,至于起首的星宿则与中国不同。学术界通常认为阿拉伯的二十八宿系由印度传去,中国与印度的二十八宿系为共源。中国二十八宿星象体系的初成,有不晚于6000年前的物证,更为原始的星象背景,则可推到万年以前。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天 文 学 • 星座(中国部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