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篆刻
释义
篆刻
篆刻zhuàn kè  ❶刻印章,因印章多用篆文。《明史·文徵明传》:“并能诗,工书画篆刻,世其家。”
  ❷比喻精心为文和书写。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尝钻厉求学,而一经不治;篆刻为文,而三冬靡就。”亦指过于雕琢文字。高启《跋沟南诗后》:“格律深稳,不尚篆刻,而往往有会理切事之理。”
出处:语词卷 • Z • zhuàn • 篆
篆刻  俗称“刻印”、“刻图章”等。中国传统艺术中镌刻印章的通称。印章字体,一般采用篆书,并先写后刻,故称“篆刻”。金属印章,多数先刻印模,随后浇铸;晶玉印章,古代用手工琢成,现用金刚砂喷蚀,称“电刻”;石、牙、角等印章,则直接用刻刀镌刻。先秦及汉魏时期,篆刻印章由印工镌刻,艺术成就颇高。隋唐以来,也各有其时代的特点和风格。相传自元代王冕开始用花乳石(青田石之类)刻印,因镌刻方便,文人倡导自篆自刻且与书画结合,流行更广。明清以来出土文物中印章渐多,提供了大量参考资料,在文人士大夫中研讨篆刻之风益盛,出现很多篆刻家和流派。一般以宋元划分,前为铜章为主的玺印实用时代,后为石章为主的篆刻艺术时代。篆刻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但也流行于受汉文化影响的日本等国家。
出处:美术卷 • 书法篆刻 • 名词术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4:58